10月25日,学校依《天水师范学院2021年-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疫情防控线上教学实施方案》全面转入线上教学。第一天全校共授课750节次。教师们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超星、智慧树、学堂在线等线上课程资源,利用腾讯会议、钉钉、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借助直播、录播、音视频等方式开展布置作业、组织研讨、辅导答疑等各类线上教学。

图

图

学校多次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督导检查线上教学事宜,多部门、各学院通力协作,教务处多方联系相关在线课程平台协助建课,开展雨课堂等线上教学培训,确保线上教学顺利开展。目前线上教学运行情况正常。
线上教学在全校引起了较大反响。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康学福老师谈到“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小冲击,作为一线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上好每堂课,就必须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比平时正常课堂讲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线上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扎实准备授课内容外,还需要熟练玩转各线上线下平台,把功能发挥到最大化。”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李昊老师为保证物理化学课程线上教学,课前积极联系学生通知线上教学具体安排,了解学生困难,结合课程实际,利用腾讯会议平台通过“视频语音直播+PPT共享+电子板书”模式授课。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结合疫情防控现状,积极向同学们传递正能量,坚定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历史文化学院曹磊博士讲授完古文字学后说“线上教学与传统线下教学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是以中国大学MOOC为代表的线上教学资源丰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线上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反复回放听讲,随堂练习十分便捷;三是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实现了数据化和可视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讲授形式”。马克思主义学院石玉慧老师说“超星系统的线上教学可以在完成常规课堂操作外,将丰富的课程资料推送给学生,更好地帮助理解、消化知识,扩大视野”。 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田峰老师在古代文学课程利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及慕课堂、微信等手段开展教学,在课前布置学生提前预习,课中配合教学内容提出讨论问题,慕课堂中积极讨论、巩固并延伸课堂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并提出新见解,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相关的典籍。
撰稿:谢小虎
审稿:郭昭第
责编:周绪境
编辑:黄亚珠
编审:罗文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