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logo.png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 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甘于奉献、情系教育、心系学生、追求卓越

                                         ——专访天水师范学院教学名师李艳红

发布:新闻中心    来源:教师工作部   发布时间: 2019-09-30

   

   

李艳红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坚持“甘于奉献、情系教育、心系学生、追求卓越”的工作精神,对教育始终抱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时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把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做得更好。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李艳红是一位从基层长期锻炼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和管理者。在不同岗位上,她都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业绩突出。

作为一名教师,李艳红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人文关怀,注重培养学生追求协作、进取、勤奋、严谨的学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李艳红同志还非常关注贫困学生的生活,关注每个弱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2002年担任公共课心理学教学时,曾发现一位学生身体瘦弱,上课没精打采,向其他学生了解情况时得知该生父母相继在两个多月内去世,只有一个姐姐且已出嫁。平时身体就比较单薄,加之家庭突发重大事件的打击,难以承受。有时走在校园中也会突然晕倒,送到医院大夫说注意休息,注意营养即可。于是李老师及时去看望该生,并与该生进行了多次详谈,建议她回家休养。但因姐姐出嫁,家中再无他人,不愿回去。李老师即联系班主任与该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领导,尽可能给予她困难补助,同时经常到宿舍看望该生并与其长谈,化解心理压力。动员其同班、同宿舍同学经常陪伴该生,为其补课。一个学期结束了,该同学在师生的共同帮助下,精神状况逐渐好转,顺利完成了学业。受此事件的启示,李老师申报了教育厅科研课题《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对策与建议。该研究成果2004年获得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近几年,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也特别关注贫困学生的引导与帮助。及时了解他们的矛盾与困惑,尽力协调各部门,为他们的实习、就业创造有力的条件。

业务精湛,服务教育

李艳红大学毕业后,一直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在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上孜孜以求,工作业绩突出。1999年获硕士学位,2007年获博士学位。执着的追求、严谨的治学使她具有了比较系统、全面、扎实的专业功底,教学研究能力突出,教风严谨,教法灵活,在学生和同行中有较高的声誉。从教20多年来,先后承担本科生的《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生的《教育学原理》以及全校公选课《当代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教学工作,累计5000余课时,每年评课均受到好评,教学方面带领团队锐意改革。2008年开始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在教育学院着手进行各项改革。即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切实落实小学教育专业“综合培养、有所侧重”的培养模式。其次,加强了课程与教材改革。在课程设置上,把音乐、舞蹈、美术、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口语、书法等技能类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同时重视学生教学基本技能的培养。主讲《教育心理学》专业课,在课程教学中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试教法”,即运用角色置换原理,学生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扮演教师,变学为“教”,从“教”中学,“教”与学结合。我们在“知识的获得”一节讲授完毕后,要求学生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自己选择试教内容,认真钻研教材,查阅有关的参考资料,撰写简略的教案,自制直观教具和挂图,试教10分钟左右,一个教学单位可选3-4人进行试教,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教学评议。试教法是由教师将全班同学按邻近方式或性别混合方式分成4-8人一组,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担任一定的角色,如主持人(负责活动组织工作);记录人(负责将本组讨论或活动结果记录在纸上);报告人(负责向全班报告本组讨论或活动结果);材料保管人(负责本组完成特定工作所必要的材料)等等,这些角色由不同的人轮流担任。教师分组后提出明确、清晰的活动要求,教师对各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调控,在各组巡视,以随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各组的活动结果,推选一人采用口头形式向全班报告,最后由教师对各组结果作出评论和总结。“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平等参与”是此种教学方法体现的一个基本理念。在她的带领下《小学数学教学论》、《美术教学论》分别于2011年获立天水师范学院精品课程。2009年小学教育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3年小学教育专业获批地方院校第一批试点改革本科专业。2012年她带领的《小学教学论》教学团队获得省级教学团队,主讲的《教育心理学》获得省级精品课程。李艳红同志主持完成了多项教研项目,获得多项教学改革成果奖,2016年完成教指委项目《全日制教育硕士“双循环”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改革——基于天水师范学院的探索与实践》,2003年《高师公共心理学“六位一体”综合教改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获甘肃省教学成果教育厅级奖、2011年《高师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获天水师范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2013年《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综合教改研究》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教育厅级奖,2018年《“全程实践,区域特色”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担任总主编出版系列教材三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反思,逐渐形成了“教、学、研、训”四位一体的教学思想。

作为天水师范学院一名优秀教师,李艳红还积极服务社会,多年来义务为当地驻军、妇联、市直机关、市教科所、事业单位、中小学开展讲座二十余场,接受电视台专题采访多次,充分展示了一位优秀教师的风采。

专业引领,厚积薄发

作为天水师范学院学科带头人,李艳红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多年来带领校级重点学科“陇东南农村基础教育”团队成员坚持深入乡村教育一线进行调研,在学科专业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主持完成教育部、省社科规划、教育厅、天水市科技局和学校等各类科研项目近十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东乡族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研究》、《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和《一个西北村落基督教信仰的考察》等专著三部,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甘肃省社科成果奖、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和天水市科技进步奖。

秦安县位于甘肃东南部,天水市北部,是我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和“三西”农业建设县,也是甘肃省十八个干旱县之一。秦安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发展富民产业的同时,把脱贫攻坚的聚焦点放在教育扶贫上。立足秦安县农村小学布点多、班级规模小、山川办学条件差距大,教师队伍不稳定、教育资源短缺、教育质量偏低的实际,在深入调研、广泛论证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教育综合改革、教育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要求,创新理念,逆向思维,按照“资源共享、联合互动、集中住宿、巡回走教、教研教改、提高质量”的总体思路,变学生“走读”为教师“走教”——“学生不动老师动”,率先在陇城镇开展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建成了集食宿、办公、管理于一体的教育园区。陇城教育园区的建设和运行,不仅有效改善了乡村教师的居住条件,实现了教育资源山川共享,还在促进贫困乡村教育均衡发展、破解教育发展难题方面探索了新路子,是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扎实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一次有益尝试。近年来,李艳红同志带领团队成员以教育园区走教教师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奔走于园区的村学和教学点。其间成功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单位资助项目“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研究——基于走教教师的考察”,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活史研究”,教育厅战略研究项目“精准扶贫视阈下乡村教师素养提升的行动研究”等,指导教育硕士小学教育方向研究生和本科生完成“乡村小学教师集体备课的现状研究--以天水市Q县L教育园区为例”、“一位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教学生活的叙事研究”和“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与培养对策研究”、“农村小规模学校音体美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等二十余篇学位论文。

在自身业务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李艳红热心帮助并悉心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2015年成功申报校级重点学科“陇东南农村基础教育”,2016年组织团队成功申报甘肃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甘肃省高校乡村教师发展研究中心”,2019年成果申报省级重点“教育学”。在她的带领下团队成员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努力探求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并促进个人学科专业共发展。目前团队成员有3人晋升高一级职称,2人获博士学位,在教育学院各项事业中均发挥引领带头作用。

人物简介

李艳红(1969-),博士,天水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三级教授。入选甘肃省“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国家级特色专业、地方院校第一批试点改革本科专业“小学教育”专业负责人,省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学科带头人、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省级教学团队“小学教学论”负责人,省级精品课程“教育心理学”负责人,甘肃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农村基础教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3部,作为总主编出版教材3部。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单位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财政厅项目、甘肃省教育厅项目及天水市科技局等各级各类项目近20项。研究成果获甘肃省社科奖、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奖、甘肃省教学成果奖、天水市科技进步奖等奖项20余项。其中,甘肃省社科三等奖二项;高校人文社科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2014年获甘肃省园丁奖。

名师心得

27年高教生涯弹指一挥间,27年的教学经历,使我深深体会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一定要努力做到充满爱心,学为人师和行为世范。

充满爱心,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热爱每一位学生,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关注他们的成长,要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学为人师,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严谨笃学,潜心钻研,做终身学习的楷模。与学生同学习,共成长。

行为世范,是教师职业特点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教育学生。

  

   

   

编辑:黄亚珠

责编:罗文研

编审:安建平

   

关闭

 
  最新资讯
  热点新闻
 
 

天水师范学院---新闻中心©2006-2013 联系电话:0938-8367704 0938-83626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河南路 邮编:741001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257号  陇ICP备15003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