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logo.png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 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发挥教育资源优势 勇于担当情暖民心

——甘肃省天水师范学院多措并举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

发布:新闻中心    来源: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   发布时间: 2020-07-06

充分发挥高校优势 持续开展消费扶贫

自精准扶贫开展以来,天水师范学院高度重视,对口帮扶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王窑镇四个深度贫困村。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及省市关于“消费扶贫”的号召,自去年以来已连续三次开展消费扶贫集中采购活动,学校消费扶贫共收购帮扶点鸡蛋45万余元,粉条10万余元,花椒12万余元,苹果14万余元,专设在学校东门口的秦安消费扶贫果品直营店累计销售额50万余元,消费扶贫交易总金额达151.7万余元,为帮助贫困村群众实现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目前,学校已常态化的开展消费扶贫活动。一是学校与秦安县委、县政府和帮扶镇村的全方位对接,将消费扶贫与教职工福利相结合,有效解决了受灾贫困村群众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帮助贫困村群众实现了增收。二是采用由食堂进行定点收购贫困村群众的农产品“消费扶贫”模式,充分发挥师生消费群体巨大且又稳定的消费优势,提升了贫困群众的增收空间。三是为解决农副产品买难卖难的问题,学校后勤处与秦安县农发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无偿提供两间50多平方米的临街铺面,建立“秦安果品直销店”用于帮助展销贫困镇村种植的秦安蜜桃、苹果、花椒等特优农产品,扩大秦安特优农产品的影响力和营销面。

突出教育资源优势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天水师范学院充分依托和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多年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智力帮扶工作。

一是依托省委组织部在学校设立的贫困地区农村实用人才项目培训,组织开办蜜蜂科学养殖、果树提质增效栽培技术、乡村旅游管理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累计培训种养殖专业户3000余人次,为贫困村种养植实现提质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是在帮扶村设立学校教学实践基地,近三年选派50名师范专业优秀学生到王窑镇中小学开展支教活动,有效缓解了当地师资紧张的局面,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将秦安县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纳入学校国培计划,邀请知名专家集中开班进行定向培训。

四是依托天水市在学校设立的天水市电子商务学院,培训帮扶村青年农民400余人。

五是为在天水师范学院就读的帮扶村贫困户家庭学生进行精准资助和发放临时困难补助,同时对他们进行学业指导、心理辅导、就业推荐。

这些措施提高了帮扶村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效地解决了制约贫困村发展的人才瓶颈,增强了帮扶村发展的内生动力,确保了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创新产业脱贫模式 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产业带动是脱贫致富的“造血”项目。天水师范学院帮扶的贫困村自然条件大体相同,祖祖辈辈靠天吃饭,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地方整体贫困原因在于没有形成支柱产业。针对这一实际,学校在产业扶贫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

一是形成了“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脱贫模式,投入30万元产业帮扶资金到秦安县下湾村天扶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以资金入股形式与秦安县峰晟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该公司连续三年以每年8%的固定红利反哺贫困户,每户贫困户家庭每年可增收2400元,并在用工方面优先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三年后入股资金归下湾村集体所有,用于壮大集体经济和发展村级公益事业。

二是依托电商学院在线上推介销售方面给予技术指导和支持,帮助帮扶农民在线下线上推介推销自产特优农产品,每年人均增收600多元,这种“电商+实体”的模式,让贫困户获得持久的经济发展手段和能力。

全面强化劳务输出 大力促进就业脱贫

今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村民外出务工受阻,在家务农,但偏偏又逢罕见的冰雹灾害,为确保受灾不减收入,稳定脱贫成果,学校紧紧依托组织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及镇村干部等力量,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受灾群众外出务工就业。

一是加强宣传动员,转化思想观念。把转变贫困群众“出门难”的观念作为宣传动员的切入点,组织联系干部上门宣传身边外出务工人员的成功经验和相关精准扶贫政策,动员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外出务工,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增强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二是通过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点对点、面对面深入细致做群众工作,摸清群众外出务工意愿,分类建立返岗就业人员台账和就业意愿台账。

三是积极联系省市县人力资源公司和就业局积极联系用工企业,精准掌握就业信息,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服务,实现供需有效衔接。

四是为帮扶村建档立卡户长期提供100多个聘用到学校就业岗位,多渠道帮助贫困户家庭增收脱贫。截至目前四个村灾后已陆续有200余人登记准备外出务工。

因村开展精准施策 帮助群众生产自救

2020年5月31日,王窑镇高洼村遭受罕见冰雹灾害袭击,致使全村166户村民的农作物(花椒、苹果)遭受重创绝收,直接经济损失近1千万余元,人均损失约1.49万元。鉴于此突发情况,学校党委迅速反应,主管扶贫校领导即刻动身前往受灾帮扶村查看受灾情况,并及时与秦安县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现场召开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会议,积极谋划帮扶措施。

一是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及时入户,安抚受灾群众情绪,详细统计全村受灾情况,报送镇政府等相关部门。

二是指导驻村干部帮助村民积极开展生产自救,科学调整“一户一策”动态管理等帮扶措施,帮助受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

三是在充分调研论证、广泛征求受灾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天水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专题会议》精神和学校党委灾后帮扶工作要求,经学校多方筹措资金,联系定西马铃薯种子公司,出资4.5万元为受灾最为严重的高洼村购买优质马铃薯种子16.6吨,每户发放100公斤,帮助村民抢抓播种时机,种植马铃薯,预计马铃薯成熟后总产量约为32万公斤,全村补收50余万元。

四是学校出资5千元为这次同样因冰灾受损严重的相邻帮扶村下湾村购买蔬菜籽种,帮助村民弥补部分经济损失。

今后,学校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和考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指示,切实履行帮扶单位职责,继续发挥好人才、教育、科技优势,倾校所能,尽锐出战,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责任编辑:王馨竹)

  

关闭

 
  最新资讯
  热点新闻
 
 

天水师范学院---新闻中心©2006-2013 联系电话:0938-8367704 0938-83626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河南路 邮编:741001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257号  陇ICP备15003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