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邀请《Chinese Physics Letters》(CPL)资深编辑翟振博士作题为《如何提高科技论文录用几率》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党委常委、副校长张登红主持,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等共50余人参加。

翟振围绕科技论文写作、投审稿流程及期刊选择等关键环节展开深入讲解。他指出,CPL作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与中国物理学会联合主办的权威期刊,2023年影响因子达3.5,在综合物理类期刊中稳居JCR Q1区。针对论文退稿等问题,翟振总结了研究方向不符合期刊定位、创新不足、逻辑混乱、格式不规范等痛点,并强调学术创新与规范表达是论文录用的核心竞争力。
报告中,翟振以“过三关,斩三将”为喻,系统梳理了论文从选题到发表的全流程。他建议作者采用“图表→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引言→摘要→标题”的逆向写作顺序,突出研究亮点;在标题设计上,需精简冗余词汇,善用关键词吸引审稿人注意。针对投稿策略,他特别提醒师生警惕“掠夺性期刊”,建议通过导师推荐、参考文献溯源及权威平台(如LetPub)筛选目标期刊,并强调“Cover Letter的撰写需精准传达研究价值,避免过度夸大或模糊表述”。
交流环节,师生就Cover Letter撰写时存在的困惑、文献引用、期刊选择或转投时相关要求、审稿意见回复注意事项等问题展开讨论。翟振结合具体案例,详细解析了审稿人意见的分类与应对策略。他还分享了CPL、CPB等期刊的最新发展动态,鼓励师生关注期刊专题约稿及学术会议征稿信息,拓宽成果发表渠道。
张登红表示,本次报告会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对提升师生科研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参会师生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注重学术规范,强化逻辑表达,积极向高水平期刊投稿,为学校科研创新与学科建设贡献力量。
本次报告会为师生搭建了与期刊编辑面对面交流的平台,通过实战经验分享,有效提升了师生对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的认知水平,为后续科研成果产出与学术影响力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撰稿:符维成
审核:赵玉祥
责编:周绪境
陈玉珍
编辑:黄亚珠
编审:潘 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