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师院,感受温情
时光荏苒,初入学的欣喜已随时间的流逝慢慢淡去,但初入师院的情境依旧历历在目。两年前的那个秋日,她不幸遭遇意外,开学初期行动不便,左芮嘉虽与新同学互不相熟,但她们却毫不吝啬的将关心和照顾给了她,让远在离家千里之外求学的她感受到了家的温暖。除外,师院良好的学习氛围、舒适的住宿环境也让她很快适应由南方到北方的生活变迁,加之学校高质量办学水平、导师们登峰造极的学术实力,两年的研究生生涯里,左芮嘉表示她过的十分充实而有意义。
下定决心,立志前行
读博的想法,从左芮嘉入学时就已萌生。明确自身的目标、保持至少一个兴趣爱好、正确缓解自身压力、用合适的方法高效学习。面对挫折,积极勇敢;面对磨难,不卑不亢;面对进步,不骄不躁;这是她在申博期间最大的收获,也是帮助她顺利拿到offer的几大关键因素。她给周围很多人的印象就是活泼开朗、积极上进、自信乐观,也就是这些从骨子里生长出来的品质,让她一路披荆斩荆,纵然申请过程中遭遇了诸多困难,导师鼓励,同学帮助,她自己永不放弃。她始终坚持初心,将两年的研究生生涯抒写的绘声绘色,并且在毕业之际,不负学校和导师的栽培,不负家人的众望,不负时光,不负自己。2020年6月18日收到了读博的offer,她激动万分,老师和朋友纷纷道喜,为她的硕士研究生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也为未来的人生路开启美好的新征程。
勤奋好学,谦逊上进
学习上,受学校严谨治学风格影响,受导师严谨求是的学术魅力感染,她追求“深沉和邃密”。范文澜先生曾说过“板凳甘做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是知识分子的价值典范,也同样适用于每一位求学者。面对研究生期间的课业、申请博士期间的复杂材料,她始终守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她说凡事无所谓,必然无所成,在“关键少数人”和“痛苦边缘人”之间,她果断选择了前者。
生活中,她待人怀有十足的“温情与敬意”。予人温暖、待人赤诚。对待亲人、师长和同学,平和、谦逊、炽热与诚心。她深信唯有保持温情,方能消弭人际的高墙,融化内心的坚冰。唯有秉持敬意,方能把握处世的原则和边界,明晓何谓可为、不可为与不可不为。因此,她留给了师长、同学们极好的印象。
审问明辨,学无止境
最难忘的是导师每周星期四一次的officehour,和导师一起自由地谈论教育问题。平时她的导师平易近人,讲起话来又激情澎湃,犯错后他却严厉无情。导师经常要求她多读书、多动笔、多思考,她有时觉得有些刻薄,可两年下来她感觉收获颇丰。学院曾每周举行一次学术月活动,除了增长学术知识外,还为她起到了榜样示范和学术引领。左芮嘉表示,看到了各位导师的丰富阅历,深知应当向他们看齐,以他们为榜样,拓宽自己的阅历,这也是影响她出国读博士的一个因素。陶行知先生曾讲“慧眼观人长处”,何炳棣先生读史阅世凡六十年,也说“唯有真正具有安全感的人,才会欣赏他人成就”。我们常会遇到优秀的人,唯有不断地向他们走近、看齐和靠拢,自身方能臻于完满,而非如同犬儒一般高高挂起。学校雄厚的师资、和高质量的办学实力正是给她“安全感”的根源,让她能够不断从各位优秀导师身上学到做学术和为人处事的经验。
过去两年,功过得失,将倍加珍惜;成败荣辱,皆为人生财富;人事蹉跎,皆承蒙母校眷顾。无论现在年纪多大,有怎样的人生规划,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境遇,眼前都还有大把的灿烂人生路要走,这是一件既太短又太长的事。在漫漫人生路上,会遇到许多选择和挑战,但不屈不挠的奋斗,最终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左芮嘉说,之所以能在毕业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一是目标远大、不甘平庸,凡事要做美做精;二是教师教育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每天耳濡目染;三是导师们的鼓励,家里人坚强的后盾。祝愿她未来能从容面对一切,保持对读书的兴趣、对理想的志趣和对生活的情趣,用自己最满意的生活状态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
人物简介:左芮嘉,女,中共党员,四川绵阳人。2018年9月,左芮嘉考入天水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硕士专业,攻读小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20年6月顺利毕业,并被世界排名132,亚洲排名33,博特拉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课程与指导专业录取。在天水师范学院读研的两年里,左芮嘉同学发挥自身艺术特长,担任“研究生元旦晚会”主持人,参与研究生处举办的配音大赛并获得一等奖,读研期间先后发表了三篇论文,在实习中表现优异,获得“2020年实践教学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教师教育学院各位导师精心栽培下,尤其是导师谢斌副教授的用心教导下,左芮嘉同学逐步成长,她撰写的毕业论文荣获2020届教育硕士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人生格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编辑:黄亚珠
责编:姜玲音
编审:罗文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