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以来,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紧扣学校建设师范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坚持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以电子信息专业博士学位点建设和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为契机,高起点谋划学院各项事业发展。
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积极深化新工科建设。保持现有专业规模稳定的前提下,以区域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以新工科建设为引领,持续推进应用型专业(群)建设,结合天水本地集成电路和电工电气产业发展优势,重点做强电子信息工程与电气工程专业,突出专业和学院特色。积极培育和申报国家级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强化课程建设,培育高水平师资团队,铸实专业内涵,冲击省级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对学校的贡献度。
抓紧学科建设龙头,抢先布局新增学位点。依托教育部工程中心建设,紧抓学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契机,积极筹备电子信息专业博士点建设。发挥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物理)培养优势,积极申报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学硕。主动服务甘肃省“四强”行动需要(天水电子工业和电气工业),重点打造能源动力专硕。做强甘肃省高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微电子产业学院以及教育部工程中心建设,积极论证申报国家级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研究院。全力打造以研究平台为基础、学科建设为龙头、人才培养为根本管理体制,合理布局学位点,互相支撑,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模式。
多措并举,建强师资队伍。继续坚持“引、转、培、聘”相结合,持之以恒强化高水平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打造互联网+学习平台和环境,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丰富教学资源,开展一课“双师”,一课“双学”等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弥补师资短缺的影响。
深化校企合作,做亮科教产教融合。依托学院现有的省部级科研平台,借助天水集成电路产业聚集优势,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在解决企业核心关键技术过程中做实科研平台。进一步优化“华天人才班”培养方案,做强微电子产业学院建设,推动实践教学软实力建设,积极探索申报电子信息国家级产业学院建设,构建全方位协同育人新局面。
审核:赵小宁
责编:周绪境
编辑:黄亚珠
编审:罗文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