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logo.png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 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要把努力与方法结合起来

——记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2021届优秀毕业生刘鑫源

发布:新闻中心    来源:大学生记者团   发布时间: 2021-06-01

个人简介:刘鑫源,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17级汉语言文学一班学生。大学四年学业成绩与综合测评成绩均名列前茅。曾获2018、2019学年度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2021届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2018、2019学年度一等学业奖学金;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教学风采比赛一等奖;2018年全国高等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获得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教师资格证等。在202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取得了421分的出众分数,并以初复试均列第一的优异成绩被南昌大学录取为中国古代文学学术硕士研究生。

人生格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这句诗应该是对刘鑫源同学最好的概括。四年前的夏天,伴随着清风和蝉鸣,他第一次踏进师院时,便与师院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不大不小的校园里总是可以看见读书的身影,仰观南山,遥临藉河,人文与自然的风物和他热爱读书、积极向上的性格,交相编织出了属于他的,最为充实的风景。自入学起,刘鑫源几乎每天都要来到图书馆。低年级时,他总是去图书馆借阅自己喜爱的图书,从西方文学,到儒释道经典;从外国小说,到新中国文学;从古希腊神话,到古代诗文词... ...广泛的阅读培养了他开阔的视野以及作为一个中文系人所必备的文学素养。在这里,他交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包括图书馆的管理员们也都是他的忘年之交。“我最热爱的地方是师院的图书馆,在这里,我找到了归属感。”

作为一名中文系的学生,能够取得现在的成果,自然离不开文传学院诸位老师对他的指导和栽培。在读书方面,郭昭第老师对他的影响最大。他说到,郭老师一直希望他的学生能够多多阅读中国文学经典,如《庄子》《道德经》《史记》等,并且在读书时要敢于“啃硬骨头”。因此,在大学期间他也一直努力阅读文学经典,或许正是经典书籍的滋养,使得我们从他身上感受到一种从容又亲切的气息。他也十分感激他的指导老师——霍志军老师。霍老师笔耕不辍,治学严谨的态度,深深的影响着他。另外,使他难以忘记的是,郭富平老师的严求细节、曹卫军老师的诙谐幽默、王元忠老师的亲切和蔼,以及他的班主任毕老师、语文教学论郭治锋老师,还有王院长、魏斌宏老师、杨敏老师等的谆谆教诲。“文传学院的诸位老师是我在文学研究方面的启蒙人,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老师们的肩膀上。”

考研时,他与其他学子一样做着最为忠实的努力。关于目标的确立,他认为“选择远远大于努力”。也正是因为有着清晰而一贯的目标,以及艰苦卓绝的努力,才使得他在考研的一整年里克服困难、坚韧不拔,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以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收获了心仪的结果。“保守稳健,求真务实”是他的学习态度。在谈到复习时,他想对学弟学妹们说:“超群而持续的勤奋是必不可少的,但背后必须有极为灵活的技巧和方法作为补充”。他认为努力与方法是一体两面,仅闷头背书,则容易陷入闭门造车的窘境;但只注重技巧,则缺乏深厚的根基。“要把努力与方法结合起来。重剑无锋,大巧若拙。”他认为做学问与读书的方法均是如此,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在他看来,所谓“入乎其内”,即能坐得住冷板凳的定力;所谓“出乎其外”即开明广博的视野。

刘鑫源对于“出乎其外”的另一重理解,那便是跳出书本之外——生活要五彩斑斓。除了学习之外,他尤其喜欢跑步与打球。他说:“我很喜欢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谈到,跑步是使他坚持写作下去的动力”。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阳光的心态,支撑他更加平稳的走下去。在大学的四年里,他还游览过麦积山、兰州黄河、西安大雁塔等西北独特的风景名胜。他更愿意引用《文心雕龙》中的一句话来作为诠释:“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因为,作为一个中文系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是他学习与创作的最大源泉。对于这点最好的表达,莫过于他自己创作的一首古体诗:“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西去东来开眼界,万里写入胸怀间。”

“萧萧叶落独凭栏,细雨无情晓风寒”。在他大学四年所创作的四十多首古体诗中,偶尔也会看到这样郁结于心的字眼。对于他来说,大学的生活虽是充实的,但也有着一些遗憾。“我所感到的最遗憾的事,便是未能更多的参加学校、社团的活动”。因为在他看来,考研成功并不是定义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不是每个人都必须考研,但你应该在生活中找到你自己所适合的发展道路”。他认为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应当是全面发展的。而他在这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但他并不因此而感到自卑,因为他知道,往昔的遗憾,都是他努力转型,去适应新生活的开始。

《菜根谭》中曾说:“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刘鑫源便给人这样的感觉。而他却又微笑着补充道:“生活要有一点诗意,做人得带一丝烟火气。”回首四年的生活,他深爱着这片天河热土。师院培育了他的书卷气;西北的黄土地,又为他熏陶了一缕独特的烟火气。“不论走出多远,我永远铭记师院带给我的斑斓岁月。我深深的热爱着这片土地。”

不久的将来,我们相信,努力所铸就的学养,以及师院在他心中所结下的这段因缘,都将伴随他开启崭新的研究生生活。穿越陇东南多雨的山谷,通向未来智慧的彼岸。(大学生记者团记者:张源)



编辑:黄亚珠

编审:罗文研

关闭

 
  最新资讯
  热点新闻
 
 

天水师范学院---新闻中心©2006-2013 联系电话:0938-8367704 0938-83626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河南路 邮编:741001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257号  陇ICP备15003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