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logo.png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 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立核心价值观之德  树实现中国梦新人

 

副校长 汪咏国

 

发布:新闻中心    来源: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9-11-15

    

    

党的十八大首次凝炼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2个词,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和贡献,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价值属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对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将会起到凝心聚魄,固本强基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与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鼓励广大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习近平总书记用“穿衣服扣扣子”的比喻来喻指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并向广大学生提出了“勤学、修身、明辨、笃实”的八字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北大学子提出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际上是对全国高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号召和指示,也是对全国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部署。

作为一所师范类地方高校,如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如何教育引导学生做到“勤学、修身、明辨、笃实”呢?我的理解是:立核心价值观之德,树实现中国梦新人。

一、突出三个主体

三个主体即学校党委领导班子、教职员工和学生。学校领导班子是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特别是校长书记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为顶层设计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做细做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靠党政班子坚强领导和鼎力支持,教职员工是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直接学习榜样,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真正担负起传核心价值观之道,立核心价值观之德的人之师。学生是学习和践行的主体,教育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抓细抓常抓长”,持之以恒,水滴石穿,久久为功。

二、抓住五个点

1.狠抓学风建设不放松。学风是第一重要的问题。以学风建设为抓手,培育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处理好五个结合的关系:理想信念教育与学生个人成才目标的结合、专业知识能力培育与人文素养提升的结合、行为养成教育与个性发展的结合、职业精神培育与创新创业能力的结合、教风、工作作风建设与学风建设的结合。

2.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综合运用各类媒体,让“24”字方针“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整个校园”,让师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教育。二是以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统揽校园各类团学活动,组织以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形成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三是加强教师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始终保证多元文化背景下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中的主导和主旋律地位。四是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具体准则,修订学校各类规章制度,用科学的制度保证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五是不断发掘办学传统和办学精神,提炼总结符合价值观要求的校训、学校精神及教风、学风、校风,凝聚人心,鼓舞干劲,激发师生为学校的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3.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用核心价值观占领思政课堂主渠道、主阵地,必须要把核心价值观教育置于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列入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大力推进改革。改革要充分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引进网络对话交流形式,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用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认识和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与重大实践课题,自觉培养优秀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促进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成为行为指南。

4.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作为教学单位的基层党组织,担负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重任,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否落到实处,能否内化于心,外化于心,关键在于二级学院党组织是否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二级学院党组织必须要突出服务功能,全力以赴做好服务师生、服务学校发展、服务社会的工作,努力把自身打造成服务型的党组织,以优质服务体现凝聚力、战斗力。

5.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和学雷锋活动。以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和学雷锋活动为载体进行核心价值教育,关键是要长期化、制度化,重点是围绕核心价值观提炼好主题、安排好内容、设计好方案、宣传好意义。

三、破解三个难题

1.不利因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消解

一是文化多元、价值观多元并存的现实,使得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是“白纸作画”而是否定之后的重建,无疑增加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难度。二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一些负能量现象、事件,容易使学生“义愤填膺”,以偏概全,对核心价值观产生怀疑,使得入心入脑大打折扣。三是网络各类传媒形式无限放大某些公共事件、挖空心思猎奇猎艳、肆意渲染恶德恶行细节等信息传播,严重扰乱视听,混淆黑白,使得涉世不深、辨析能力不强的一些青年学生思想产生混乱,认为核心价值观离现实太远,不愿意努力去真学真信真用。四是高校个别青年教师不懂得“科研无禁区、教学有纪律”的道理,在课堂上无所顾忌的散布自由言论,或者罗列腐败现象否定党的领导,或者列举社会问题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等,在学生中产生混乱。以上问题,有的需要通过改革体制机制去解决,有的需要加强管理去解决,有的需要形成合力去解决。只要充满信心,就有排除万难的勇气和决心。

2.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困境和尴尬的处境。

高校辅导员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员,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学业指导,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但由于种种原因,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期处于困境,辅导员个人处于尴尬处境。一是辅导员队伍极不稳定,人员严重不足,很难达到国家规定的1:200的配备标准,造成工作的被动应付和挂一漏万。二是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进程缓慢,出口不畅,辅导员缺乏明确的专业方向和职业发展生涯规划,工作缺乏吸引力和认同感。三是辅导员进口把关不严,日常培训跟不上,造成辅导员素质良莠不齐,专业能力缺乏,出现“使命崇高,却多扮演勤杂工保姆等角色”的尴尬现象。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做实做细核心价值观教育,当务之急是建设一支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走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尽管需要学校和辅导员自身克服诸多困难,但却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

3.育人合力形成难的问题

教育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需要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格局。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学校无闲时,时时都育人,学校无闲物,处处都育人。用“一枝一叶总关情”来形容学校教育全员性、全程性、全方位性一点也不为过。但由于人们对“大德育”认识不够,加上学校内部治理体系不完善等原因,使得一些人认为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几个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的事,与自己没有关系。于是经常出现部门之间、部门与二级学院“心不齐、气不通、力分散”的现象,正能量常常被负能量“耗散”,严重影响价值观的教育效果。建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格局,首先要让“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生本”理念深入教职员工心灵,变成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心中永远装着学生,情系学生健康成长,心系学生顺利成才。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判分析学生思想状况,对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建议、想办法。三是严格按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对各部门、各单位的指标完成情况定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部门评价和干部考核结果。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核心价值观为“德”树实现中国梦的新人,是大学肩负的光荣而神圣的事业,也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政治任务,需要学校上下齐心协力地努力,需要一代一代“大学人”薪火相传的不竭奋斗。“成功不必在我,成功不可无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理念、精神、文化,要内化于心,深入骨髓,成为民族的文化基因,确实需要从我做起,水滴石穿,久久为功。

    

    

编辑:黄亚珠

责编:罗文研

编审:安建平

    

关闭

 
  最新资讯
  热点新闻
 
 

天水师范学院---新闻中心©2006-2013 联系电话:0938-8367704 0938-83626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河南路 邮编:741001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257号  陇ICP备15003457号